地形地貌

  清远市地质大部分是华夏活化陆台的湘粤褶皱带,只有市区南部和阳山南部地区处于华夏活化陆台的粤西地块。主要由石灰岩、红色砂砾岩、石英砂岩、花岗岩四大系列岩构成。市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。连州东部、阳山东北部的山岭构成全省地势最高峻的山地,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,最高峰为阳山县与乳源交界的石坑崆,海拔为1902米。东南部的英德、清新、清城境内的北江河谷地势最低,大多在海拔20米以下。

区划沿革

  1949年10月9日,英德县解放;11日,英德县人民政府成立。10月12日,佛冈县解放;14日,佛冈县人民政府成立。10月13日,清远县解放;20日,清远县人民政府成立。12月7日,连县解放;20日,连县人民政府成立。12月8日,连南解放。12月10日,连山县解放;20日,连山县人民政府成立。12月14日,阳山县解放;15日,阳山县人民政府成立。1950年5月16日,连南人民政府成立。1953年,连南与连山合并,称连南瑶族自治区。1954年恢复连山县建制。1955年,连南瑶族自治区改称连南瑶族自治县。1958年,连县、连南、连山、阳山4县合并,称连阳各族自治县。同年,佛冈并入从化县。1960年恢复阳山县,连阳各族自治县改称连州各族自治县。1961年恢复佛冈县、连县、连山县和连南瑶族自治县建制。1962年,恢复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。新中国成立后至1983年6月,佛冈县多数时间归韶关管辖,在1959年1月至1963年6月14日期间曾先后归佛山、广州管辖。英德、阳山、连县、连南、连山、清远县先后由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、韶关专区、韶关地区管辖。


  1988年,广东省英红华侨茶场由省下放到清远市,归市农委主管;1994年,经市委、市政府批准,设立英红综合经济区,赋予县级行政、经济管理职能,同时保留“广东省英红华侨茶场”的牌子;1999年3月,更名为清远市英红华侨管理区;2002年11月,经省政府批准撤销英红区,设立英红镇,划归英德市管辖。


  为妥善安置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移民,促进库区的经济繁荣与长治久安,1995年9月,经省委、省政府批准,设立飞来峡管理区,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,管辖清新县的升平,英德市的黎溪、连江口、水边等4个镇。2001年10月,经省政府批准,撤销飞来峡管理区,其下辖各镇仍归清新县和英德市管辖。

自然资源

  水资源


  清远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37亿立方米,平均每平方千米年产水量123.70万立方米。在各水资源分区中,平均年径流深大为绥江区1551毫米,其次为北江中下游区1357毫米,小是禾洞水区910毫米及滃江区1045毫米。年径流变差系数大为贺江区0.39,小为北江中下游区0.24。在市属各县级行政区中,平均年径流深大是清新,1536毫米;其次是佛冈,1392毫米;小是连州,968毫米。全市地下水资源评价计算面积19136平方千米,分为山丘区和平原区两部分。其中,山丘区地下水资源评价面积19117平方千米,占全市99.9%;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评价面积19平方千米,主要分布在市区。全市浅层地下水资源量54.86亿立方米,其中山丘区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54.80亿立方米,占99.9%;平原区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0.06亿立方米,占0.1%。


  生物资源


  清远市地貌、气候、土壤的复杂多样性,形成以森林为主体的动植物共生竞长的生态系统,并构成中国南方珍稀动植物的物种基因库。2016年,清远市加大湿地保护管理,建设湿地公园11个,面积1424.95公顷;建设县区级湿地公园10个,面积1070.26公顷。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常见的植物有南方红豆杉、伯乐树、报春苣苔、银杏、桫椤、广东松、观光木、楠木、香樟、红春、金毛狗等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蟒蛇、短尾猴、穿山甲、小爪水獭、大灵猫、猕猴、毛冠鹿、蛤蚧、白鹇、大壁虎、虎纹蛙等。林木种类繁多,用材植物近200种,以杉、松、阔叶林和针叶林等为主。水果品种有沙田柚、水晶梨、龙眼、荔枝、黄皮、柑、橘等。


  矿产资源


  清远市矿产种类多,分布范围广,非金属矿产规模大,大中型以上的矿产地绝大多数为非金属矿产,金属矿产多为小型。截至2016年,清远市共发现矿产63种(含亚种),有矿产地751处,其中探明有储量的矿产有35种(含亚种)。在63种矿产中,能源矿产3种,金属矿产17种,非金属矿产41种,水气矿产2种,规模达中型以上的矿产地89处。能源矿产主要有煤和地下热水。金属矿产金属矿产主要有铁、锰、铅、锌、金、稀土及铀矿。非金属矿产主要的非金属矿产有水泥用灰岩、熔剂用灰岩、硫铁矿、硅灰石、化工用大理岩、饰面用大理岩、耐火黏土、陶瓷原料及水泥配料砂页岩等,其中水泥用灰岩、溶剂用灰岩、化工用大理岩、硫铁矿和硅灰石为本市优势矿产。水气矿产清远市的水气矿产主要有地下热水和矿泉水。

行政区划

  区划沿革


  1949年10月9日,英德县解放;11日,英德县人民政府成立。10月12日,佛冈县解放;14日,佛冈县人民政府成立。10月13日,清远县解放;20日,清远县人民政府成立。12月7日,连县解放;20日,连县人民政府成立。12月8日,连南解放。12月10日,连山县解放;20日,连山县人民政府成立。12月14日,阳山县解放;15日,阳山县人民政府成立。1950年5月16日,连南人民政府成立。1953年,连南与连山合并,称连南瑶族自治区。1954年恢复连山县建制。1955年,连南瑶族自治区改称连南瑶族自治县。1958年,连县、连南、连山、阳山4县合并,称连阳各族自治县。同年,佛冈并入从化县。1960年恢复阳山县,连阳各族自治县改称连州各族自治县。1961年恢复佛冈县、连县、连山县和连南瑶族自治县建制。1962年,恢复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。新中国成立后至1983年6月,佛冈县多数时间归韶关管辖,在1959年1月至1963年6月14日期间曾先后归佛山、广州管辖。英德、阳山、连县、连南、连山、清远县先后由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、韶关专区、韶关地区管辖。


  1988年,广东省英红华侨茶场由省下放到清远市,归市农委主管;1994年,经市委、市政府批准,设立英红综合经济区,赋予县级行政、经济管理职能,同时保留“广东省英红华侨茶场”的牌子;1999年3月,更名为清远市英红华侨管理区;2002年11月,经省政府批准撤销英红区,设立英红镇,划归英德市管辖。


  为妥善安置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移民,促进库区的经济繁荣与长治久安,1995年9月,经省委、省政府批准,设立飞来峡管理区,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,管辖清新县的升平,英德市的黎溪、连江口、水边等4个镇。2001年10月,经省政府批准,撤销飞来峡管理区,其下辖各镇仍归清新县和英德市管辖。


  区划详情


  截至2016年,清远市辖2个县、2个自治县、2个县级市,2个市辖区,有80个乡镇,5个街道,1371个村(含下移调整的390个),187个社区。清远市人民政府驻地清城区人民二路。